在高速鐵路、城市軌道交通的供電系統中,接觸網狀態直接關系到列車運行安全。激光接觸網智能巡檢儀集激光測距、圖像識別、GPS定位與數據傳輸于一體,可高效、精準地檢測接觸線高度、拉出值、磨耗等關鍵參數。掌握
激光接觸網智能巡檢儀正確使用方法,是確保檢測數據真實、可靠的基石。

第一步:設備檢查與系統啟動
巡檢前,檢查儀器外殼、激光發射窗、攝像頭鏡頭是否清潔無污損。確認電池電量充足(建議>80%),存儲卡空間足夠。將設備牢固安裝于檢測車或作業平臺指定支架,確保減震裝置有效。連接電源,啟動主機,等待系統自檢完成,GPS模塊獲取衛星信號(通常需3–5分鐘),時間、位置信息同步準確。
第二步:參數設置與模式選擇
進入操作界面,設置本次巡檢任務信息:線路名稱、區段、方向、檢測速度等。根據檢測目標選擇工作模式:
全線自動巡檢:連續掃描接觸網,實時生成三維輪廓;
重點區段精檢:對分段絕緣器、錨段關節等關鍵點進行高密度采樣;
定點測量:手動觸發,獲取特定位置的精確數據。
第三步:校準與基準設定
在已知標準參數的區段(如標定段)進行現場校準。輸入標準接觸線高度、拉出值,調整儀器姿態與測量基準,確保初始數據準確。對于多傳感器融合設備,執行內外參標定,保證激光、圖像、慣導數據時空同步。
第四步:啟動巡檢與過程監控
確認線路安全、檢測車準備就緒后,啟動巡檢程序。設備將自動發射激光束掃描接觸網,同步采集高清圖像與位置信息。操作人員需實時監控:
激光點是否穩定鎖定接觸線;
視頻畫面是否清晰、無遮擋;
數據流是否連續上傳;
有無系統報警(如信號丟失、姿態異常)。
第五步:數據保存與初步分析
巡檢結束后,停止采集,安全關閉系統。導出原始數據至專用分析軟件。檢查數據完整性,確保無斷點。進行初步分析:查看接觸線高度、拉出值趨勢圖,識別超限點。生成檢測報告初稿,標注疑似缺陷位置。